《老碗》 西安之行(一)
八月初,西安旅游,在受聘于西安世园会的襄友推荐下,品尝関中的特色——面
一块“関中老碗”的金底黑字招牌,悬挂在门面古朴窗棂花格的门楣上方,这是一家陕西関中特色的面馆。
“碗大、汤宽,马喝牛饮,関中大汉之吃相也”潦草的黑字也在招牌中下方镶嵌,更显得粗狂豪放。
踏进店堂,青砖铺地,宽敞明亮,方桌方凳,摆放井然。
从半封半隔的操作间里,飘出面香扑鼻,辣味清爽。
面点师傅在案板前,又是抻又是拽,又是拉又是搋,将面团顷刻间变成了宽窄不一,长短各齐的特色面条。
煮面的大锅里,水宽沸腾,翻滚的开水,把刚入锅即沉底的面条反复地托起,白生生的带状面条,波动着躺卧到水面。
我们刚找桌坐下,服务员手提水壶,砌面汤,每人一碗,喝完再添。喝面汤也许是因为陕西地处干旱区,历来缺水,便把下面的水看得如此金贵用来招待客人。据说;常喝面汤,脸色红润,精力充沛,不堵肠胃,原汤化原食。
按食谱单上各色面的名称,我们几个猜了个大概,各自要了各色的面,我点了一碗菠菜“哨子”(浇头)面。
一只硕大的粗磁蓝花碗摆到我的面前,碗里绿色的宽面,没有汤水但堆得码尖,惟没见半片菠菜叶?食谱单上的菠菜面,实际是菠菜的汁揉进了面里,面条呈绿色叫菠菜面,另加肉沫香辣酱的“哨子”一小碗。
看着粗磁蓝花的硕大的“老碗”让我惊愕!直径约30公分。漏斗状的碗璧上,里外都有蓝线条描绘着兰花、寿桃和牡丹的图案,更写有“関中老碗”的字号。蓝线条既不规则,有深有浅。碗的底足高而厚,左手掌握托住老碗,感觉沉甸甸。
右手搅拌着放了“哨子”的面,寻思着:这“老碗”有眼缘,想法带走它,做个摆设,留作纪念。
面饱起身,与店主夸起了这面的色、香、味俱全,更吹捧“老碗”的奇特无比,真是“吃得“老碗”面,今生関中缘”。
哈哈!肚大脖粗的店主,牙签斜插在齿缝间,仰面大笑把眼睛眯成一条线。趁势提及买走这个老碗的意愿,店主拨浪鼓似的摇着头说;“你说甚!不成!不成!这是锷家特制的碗,上面有“関中老碗”的字号,不能卖”。同去的襄友都围着,笑迎敲边,你一句,我一言;“正因为碗有字号,才留作纪念,宣扬你家的“老碗”,名声传远……”。店主听得,笑脸重现,开价60元一只“老碗”。价格敲定,再提搭一只装“哨子”的小“老碗”。襄友称这叫买只闹钟搭块表,哈哈!还是60元。
粗狂的“老碗”中盛满着民为天的面,
豪放的“老碗”充满秦人的刚毅好战。
古朴的“老碗”蓝花描绘着美好未来,
沉甸甸的“老碗”里装着八百里秦川。
家里的摆设又多了一只“老碗”和一只小“老碗”。

附件尺寸:141.81 KB
端着沉甸甸的“老碗”。
打开新窗口查看

附件尺寸:107.08 KB
一只“老碗”和一只小“老碗”。